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大碗吃饭不易饿”的说法,即用大碗盛放食物会让我们感觉吃了更多,从而减轻饥饿感,这一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带您揭开其中真相。
1.“大碗”其实是视觉欺骗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行了一项关于容器大小和饥饿感的实验研究,以探究大碗吃饭是否能减轻饥饿感。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00名志愿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资料图片)
一组志愿者被要求喝大碗装的番茄汤,而另一组则喝小碗装的番茄汤。需要注意的是,两组所喝的番茄汤的分量几乎相同。在用完餐后的2-3小时内,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们写下他们各自的饥饿感。
令人惊讶的是,结果显示,喝大碗汤的志愿者普遍表现出较低的饥饿感,相比之下,喝小碗汤的人则感到更饥饿。
据科学家们分析,这种现象可能归因于人们对上一餐的记忆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当你以为自己吃得多时,你就没那么容易饿。
这里涉及到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当我们使用较大的碗盛放相同数量的食物时,食物看起来较少,可能会导致我们感觉没有吃很多,这种现象被称为“容器大小效应”。
容器大小效应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或者说视觉欺骗,总的来说,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吃得多,从而减轻了饥饿感。
2.容器大小效应并不建议用于减肥
用大碗喝汤的人可能通过与以往的经验和记忆相比较,认为他们摄入了更多的食物,从而减轻了饥饿感。
需要强调的是,这项研究结果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并不能将其作为长期有效的控制饥饿感或减肥的方法。
容器大小效应并不普适,不同个体可能对视觉上的影响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更敏感于此效应,而另一些人可能主要受到食物的实际数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此外,容器大小效应可能只对特定类型的食物或特定的饥饿状态有效。
饮食的合理与健康应基于均衡营养和个体需求来制定,而不仅仅依赖于容器大小效应。对于个体差异、食物类型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充分考虑。
尽管“大碗吃饭不易饿”这一说法在容器大小效应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证明其普适性。个体差异、食物类型和饥饿状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这种错觉来控制饥饿感,而应该注重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均衡饮食以及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下一篇:最后一页
6月16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积极拓展创新
6月18日晚,从河南银保监局获悉,针对近期个别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金
近日,我省天气持续高温。6月19日,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河南发布,6月17日,河南省公布《河南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四保企业(项目)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河南省
6月15日,省政府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洛阳联合举办尾矿库头顶库溃坝风险应急处置演练。副省长武国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矿山安监局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