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点亮大山孩子的人生梦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3-08-23 08:47:48


(资料图片)

■走近2022年“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中国教育报刊社宝钢教育基金会主办

“我就一个心愿,用心尽力把学生教好,让他们将来能走出大山,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入秋时分,群山环绕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蔡川镇九年制学校,“宝武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孙志成的目光越过连绵起伏的山峦看向远方,语气轻柔而坚定。

时光荏苒,他已在秦岭深处坚守了31年,用大半生的默默付出,点亮了无数山里孩子的人生梦想。

扎根深山教书育人

1992年,从丹凤师范学校毕业的孙志成,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丹凤县原南石门乡马宗良小学,从此扎根深山至今。

那是一所地处高寒山区的村办小学,条件非常艰苦。土坯房的校舍破败不堪,用报纸糊的窗户,风一吹哗哗作响。学校有140多名学生、5名教师。下午放学后,4名当地教师都回家了,剩下孙志成一人留守学校。学校离家40多公里,他没钱买自行车,直到学期结束才能回家。那些独自一人坚守的时间里,他一头扎进教育教学的钻研中,忘却了寂寞。

一年后,孙志成被调到蔡川镇两岔口小学任教。学校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庙里,屋后积水严重、墙皮脱落,外面下大雨、屋内漏小雨。作为学校负责人的孙志成找工具、筹资金,翻修屋顶、硬化操场、种花栽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山区学校规模日渐萎缩,两岔口小学从小学变初小(学前班和一至三年级),最后成了教学点,教师也从4人减至1人。孙志成成了教学点的“顶梁柱”: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既做厨师,又当门卫。

直到2022年,因只剩下6个孩子,教学点撤并,孙志成被调到大山更深处的蔡川镇九年制学校任教,带一年级数学课,兼任班主任。

“孙老师一来到学校,就把难管的一年级带成了全校的标杆班级。男生宿舍也在孙老师接手后,无论内务,还是纪律,都有了很大改变。”蔡川镇九年制学校校长赵涛说。

村小也要讲质量

在两岔口教学点,孙志成待了26年。这所海拔2000多米的偏远山区校,绝大部分时间是他一个人的“舞台”。

“既然是学校,教学点就不是‘哄娃’的地方,就要讲育人质量。”为提高教学质量,孙志成没少下功夫。学生跨度从学龄前儿童到小学低年级段,复式教学是常态。学前班以游戏活动为主,一、二年级则以教学活动为主,如何有效组织三级复式教学曾一度困扰着孙志成,他不断学习思考、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长课短上,游戏化教学,“把一、二年级40分钟一节课缩短到30分钟,剩余10分钟教学内容放在游戏活动中来进行,比如游戏中背古诗、认生字、做计算等,这样学前班的孩子既能坐得住,又提高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教学外,为了让学生吃到可口的营养餐,孙志成将两间教室改造为厨房和餐厅,购置了冰柜、消毒柜。经费有限,没法请厨师,孙志成就自己动手。营养餐供货单位嫌学校偏远不给送货,他每周末到40多公里外的县城采购点买好一周食材带回学校。如遇大雪天气,摩托车上不了山,他就背扛肩挑将菜运回来,从没误过学生一顿饭。

每天清晨6点,孙志成就起床挑水、洗菜、配菜。高寒山区冬天来得早、冷得快,他早早就烧好教室的取暖炉,等学生们到校时教室已是暖意融融。上午放学后,学生写作业,他做饭。照顾学生吃完饭,洗涮收拾停当,他接着上辅导课。下午放学后,他写教案、批改作业,一天到晚忙忙碌碌。

学生中留守儿童多,胆小、怯懦、缺乏安全感。他就与孩子们谈心,一起做游戏、踢毽子、跳绳。学生年龄小,刚把这个哄好了,那个又哭了,他要给擦鼻涕、量体温等。

“教学点条件艰苦,老师都不愿来,我是这些孩子的希望,我愿做好领路人,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就这样,孙志成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深山,两岔口教学点被群众公认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对待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从纳闷“那么小的村小能干多好,怎么每次颁奖都有他”,到由衷感佩“所有荣誉都实至名归”,亲眼所见让青年教师李永朝对孙志成心服口服:孙志成一人在校时,不仅校园、教室收拾得整洁清爽,连学校附近路面都扫得干干净净;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能主动担当,责任心特别强,是大家身边的好榜样。

相识多年,孙志成给蔡川镇九年制学校副校长何涛的感觉就像“定海神针”,在什么地方都让人很放心。

“我是山区贫寒农家的儿子,深知教育对山里孩子的重要性,我想让更多的农家子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孙志成把教师职业看得神圣,“对待学生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误人子弟。”

上课时,孙志成是要求严格的教师;一下课,孩子们就把他围起来玩闹嬉戏。在幼儿园经常不说话的小翔,上了一年级后变了:性格开朗了,不再逃避和陌生人接触,期末还考了全班第一。变化的背后,是孙志成的努力:见小翔不愿上讲台答题,就抱上去鼓励“错了不要紧”;见他不做课间操,就找个学生专门给教……

类似的事情孙志成天天在做。曾有个学生身患残疾,孙志成坚持9年送教上门,手把手教认字、洗脸、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如今,这个孩子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做基本的家务了。

孙志成用心对待孩子,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些年来,凡是他提要求,无论是教学点要硬化操场,还是安装路灯,村上全都答应。这是淳朴的山民们所能给予的“最高礼遇”。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23日第1版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